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成立于2016年8月,按照“科教融合”的体制机制,由理化技术研究所牵头,自动化研究所、微电子研究所、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等共同承建。未来技术学院旨在建立着眼于未来的、目前无法跟踪模仿的、能够重塑人类生活、工业生产、商业消费模式乃至全球经济取得革命性进步技术的教学研究平台,致力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从事未来核心技术研发领军人才的摇篮和培养基地。中科院院士江雷出任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学院主要从材料领域、信息领域、能源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关键问题出发,充分考虑各领域的交叉和融合设立研究方向,目前学院设10个教研室,包括:脑科学与智能技术教研室、光子与量子芯片技术教研室、光物质科学与能源技术教研室、仿生智能材料科学与技术教研室、生物芯片技术教研室、基因组健康技术教研室、低温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未来健康技术教研室、未来交通技术教研室、绿色能源技术教研室等。 未来技术学院具有独特的教学组织形式,学院鼓励学生选修双学位,学生可享受丰厚的奖助学金。2018年招生导师中,有中科院院士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3人。 2018年预计招收130名直博生。 热忱欢迎广大青年学子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
单位代码 | 80204 | 单位地址 | 国科大雁栖湖校区 | 邮政编码 | 101408 |
联系部门 | 招生办公室 | 联系电话 | 010-69671750 | 联系人 | 都老师 |
电子邮件 | dulixia@ucas.ac.cn | 目录类别 | 直博生 | ||
网址 | sft.ucas.ac.cn |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 指导教师 | 预计招生 | 备注 |
070207 光学 | 130 | ||
01 (全日制)高功率激光技术、超快激光技术和超快光电子学 | 赵卫 | ||
02 (全日制)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 郑婉华 | ||
03 (全日制)半导体材料与器件,超快光学,光伏光热等新能源技术 | 陈小源 | ||
04 (全日制)强场单原子原子单分子反应成像 | 江玉海 | ||
05 (全日制)硅光子学 | 甘甫烷 | ||
06 (全日制)光通信网络 | 谢小平 | ||
07 (全日制)大功率半导体激光 | 刘兴胜 | ||
08 (全日制)超快激光与非线性光学 | 王屹山 | ||
09 (全日制)半导体激光芯片 | 杨国文 | ||
070302 分析化学 | |||
01 (全日制)组织器官芯片及应用 | 秦建华 | ||
02 (全日制)微纳分析 | 孙佳姝 | ||
070303 有机化学 | |||
01 (全日制)超分子光物理光化学 | 佟振合 | ||
02 (全日制)太阳能-化学能转换及有机光化学合成 | 李嫕 | ||
03 (全日制)太阳能光化学转换 | 吴骊珠 | ||
张丽萍 | |||
陈勇 | |||
04 (全日制)有机光化学 | 王雪松 | ||
05 (全日制)有机/无机光功能材料及光诊疗 | 汪鹏飞 | ||
06 (全日制)有机化学 | 王鹰 | ||
丛欢 | |||
07 (全日制)有机光功能材料化学 | 陈懿 | ||
08 (全日制)光物质科学与能源技术 | 高云华 | ||
09 (全日制)生物材料 | 牛忠伟 | ||
070304 物理化学 | |||
01 (全日制)仿生超浸润界面材料 | 江雷 | ||
02 (全日制)仿生界面材料与化学 | 王树涛 | ||
03 (全日制)仿生膜材料 | 闻利平 | ||
04 (全日制)纳米功能材料在环境和能源领域的应用 | 唐智勇 | ||
05 (全日制)仿生光电材料与器件 | 魏志祥 | ||
06 (全日制)生命复杂流体与仿生 | 韩东 | ||
07 (全日制)纳米光电传感器件 | 裘晓辉 | ||
08 (全日制)光物质科学与能源技术 | 师文生 | ||
09 (全日制)二氧化碳的催化转化和利用 | 康鹏 | ||
10 (全日制)新型纳米光敏剂 | 葛介超 | ||
11 (全日制)太阳能光催化 | 韩洪宪 | ||
12 (全日制)纳米器件 | 裘晓辉 | ||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
01 (全日制)防冰高分子材料 | 王健君 | ||
071006 神经生物学 | |||
01 (全日制)脑科学新技术研发 | 蒲慕明 | ||
02 (全日制)大脑皮层发育与进化 | 罗振革 | ||
03 (全日制)脑活动检测与调控技术 | 王佐仁 | ||
04 (全日制)神经信息处理和行为神经机制 | 杜久林 | ||
05 (全日制)疾病神经生物学 | 熊志奇 | ||
06 (全日制)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 周嘉伟 | ||
07 (全日制)高通量认知行为训练和高选择性神经元记录与调控技术 | 李澄宇 | ||
08 (全日制)空间自身运动感知 | 顾勇 | ||
09 (全日制)磁共振成像导航的神经调控技术 | 王征 | ||
10 (全日制)脑光学成像新技术与研发 | 王凯 | ||
11 (全日制)树突发育及神经环路形成 | 于翔 | ||
12 (全日制)视知觉机制 | 王伟 | ||
13 (全日制)生物网络计算 | 严军 | ||
14 (全日制)感知的神经基础 | 徐宁龙 | ||
071007 遗传学 | |||
01 (全日制)激素信号传导 | 傅向东 | ||
02 (全日制)植物分子细胞遗传 | 程祝宽 | ||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
01 (全日制)肿瘤新靶点和纳米模拟酶 | 阎锡蕴 | ||
02 (全日制)信号转导与发病机制 | 许执恒 | ||
071011 生物物理学 | |||
01 (全日制)糖尿病分子机制研究和超分辨成像技术研究 | 徐涛 | ||
02 (全日制)生物物理化学、合成生物学及化学生物学 | 王江云 | ||
0710J3 生物信息学 | |||
01 (全日制)生命与健康大数据整合挖掘 | 章张 | ||
02 (全日制)大数据整合挖掘 | 鲍一明 | ||
03 (全日制)生物信息学 | 王俊 | ||
0710Z1 基因组学 | |||
01 (全日制)分子模块技术 | 薛勇彪 | ||
02 (全日制)表观基因组技术 | 刘江 | ||
03 (全日制)急性白血病的精准基因组医学 | 王前飞 | ||
04 (全日制)RNA分类及测序技术 | 杨运桂 | ||
05 (全日制)重大疾病基因组学及相关基因检测技术研究 | 陈非 | ||
06 (全日制)肿瘤表观基因组 | 孙英丽 | ||
07 (全日制)基因编辑技术 | 王皓毅 | ||
08 (全日制)蛋白质基因组学 | 杨焕明 | ||
09 (全日制)水产生物基因组研究 | 石琼 | ||
080102 固体力学 | |||
01 (全日制)固体力学 | 魏宇杰 | ||
080103 流体力学 | |||
01 (全日制)空气动力学 | 杨国伟 | ||
02 (全日制)流体实验力学 | 杨乾锁 | ||
080104 工程力学 | |||
01 (全日制)结构力学 | 曾晓辉 | ||
02 (全日制)高速水动力学 | 王一伟 | ||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 |||
01 (全日制)柔性磁电子材料与器件 | 李润伟 | ||
080502 材料学 | |||
01 (全日制)电化学储能 | 崔光磊 | ||
02 (全日制)仿生离子通道与仿生能源材料 | 郭维 | ||
03 (全日制)仿生光子晶体制备 | 王京霞 | ||
04 (全日制)纳米生物学 | 赵宇亮 | ||
聂广军 | |||
05 (全日制)功能材料 | 胡中波 | ||
06 (全日制)光物质科学与能源技术 | 张铁锐 | ||
07 (全日制)生物材料与应用技术 | 郭燕川 | ||
08 (全日制)室温液态金属基础与应用研究 | 刘静 | ||
080701 工程热物理 | |||
01 (全日制)室温液态金属在热控制方面研究和应用 | 周远 | ||
02 (全日制)液态金属能源转换技术 | 罗二仓 | ||
03 (全日制)纳米液态金属生物材料 | 饶伟 | ||
04 (全日制)液态金属微器械与微传感器 | 桂林 | ||
05 (全日制)室温液态金属基础与应用研究 | 刘静 | ||
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 | |||
01 (全日制)液态金属的能质输运特性 | 公茂琼 | ||
080902 电路与系统 | |||
01 (全日制)脑机接口 | 王毅军 | ||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
01 (全日制)微纳生物传感器与生物芯片 | 黄成军 | ||
02 (全日制)非介入诊断治疗技术与芯片研发 | 张海英 | ||
03 (全日制)MEMS技术与微纳传感器 | 赵超 | ||
04 (全日制)MEMS封装 | 曹立强 | ||
05 (全日制)脑机接口及电生理信号处理 | 刘昱 | ||
06 (全日制)神经接口 | 裴为华 | ||
0809Z1 生物电子学 | |||
01 (全日制)电化学免疫芯片 | 蔡新霞 | ||
02 (全日制)单细胞分析 | 陈德勇 | ||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
01 (全日制)类脑机器人 | 王硕 | ||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
01 (全日制)类脑智能信息处理 | 谭铁牛 | ||
02 (全日制)听觉模型与认知计算 | 徐波 | ||
03 (全日制)类脑智能 | 曾毅 | ||
04 (全日制)神经信息处理与类脑计算 | 余山 | ||
05 (全日制)脑微观重建与分析 | 韩华 | ||
06 (全日制)类脑视觉、自主学习 | 张兆翔 | ||
07 (全日制)脑机接口 | 何晖光 | ||
08 (全日制)深度学习与类脑芯片 | 程健 | ||
081701 化学工程 | |||
01 (全日制)二氧化碳生物基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 | 张锁江 | ||
成卫国 | |||
02 (全日制)离子液体强化可燃冰大规模高效开采技术 | 张香平 | ||
李春山 | |||
03 (全日制)超高真空离子液体润滑油合成技术 | 吕兴梅 | ||
刘瑞霞 | |||
04 (全日制)超高能量离子液体推进剂及航空燃料合成技术 | 张延强 | ||
05 (全日制)6Li/7Li同位素离子液体外场强化分离技术 | 徐宝华 | ||
聂毅 | |||
06 (全日制)超大规模锂液流储能技术 | 张海涛 | ||
陈仕谋 |